我的爸爸是一名船舶设计高级工程师。爸爸从我小的时候就启发我的科学思维★★◆■◆◆,鼓励我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受到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参加各类科创赛事,我坚信“创意点亮生活,科技创造梦想”■■★★。
这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数的创新点子与发明层出不穷◆★■◆,它们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加便捷和多彩★◆■■■■。然而★■◆■★,这些伟大的发明并非只出自那些科学巨匠之手,有时候■★,它们也来自一些小小的、充满好奇心的头脑。他们■★★,就是那些我们称之为★■“小发明家■■★■★★”的孩子们■■★。
在合肥的颁奖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优秀作品,同全国的优秀生们在一起交流。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很多新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一位来自河北省的大哥哥★★★,他曾经获得过多个国家级活动的奖项,为我传授了很多实践经验;一位安徽省本地学校的老师,也为我讲解了安徽省的一些人文知识。我同大家建立了友谊,因为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地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心,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动手尝试。在这些小发明家的眼中★★■■★,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他们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将这些可能变为现实。
我们这边有许多蔬菜大棚和农场,我们在出去采摘的时候和农民伯伯聊天■★★■,发现现在的农场尽管很大很干净★■★★★■,但是依旧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冬天的时候会下大雪■■■★■★,去年有一个蔬菜大棚就被压坏了■★◆★◆◆,还有露天农田的浇灌、防火、安全问题都停留在初始阶段,所以我们想设计一个智能农场,帮助农民伯伯解决这些问题,共同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一些科技方面的书籍,通过看书不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爸爸妈妈看我喜欢做手工★■★★,就给我买了科学实验套装。我认真学习,模仿制作各种“小玩意”。随着我不断成长★◆★★◆,进入了小学,学校经常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我就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发明创造的思维也慢慢被打开了。妈妈看我热衷于发明创造,在课外给我报了手创班和编程班■★★★。我动手制作各种玩具车、对讲机、收音机等,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进入初中,我在学校里学习到了各种科学知识■◆,做了好多科学小实验■★,通过自己动手编程和组装◆■★■■,让我对知识点更加记忆深刻,也更好地理解了其原理。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橘黄色的光或直射,或折射,构筑出光影交错的几何之美。几抹光调皮地落在黑板上小憩,和折射在黑板上的光一起合成金色光斑,夹杂些许斑驳★★◆★★◆。这瞬间,如果按下快门,一定极美。然而现实是★◆,这光近乎刺眼,拉长的粉笔字遒劲有力却不易辨认,即使眯起眼仍无法直视,如同在读光。老师也曾尝试挂窗帘来遮光,但教室光线却变暗了,影响学习还伤害视力。突然■◆◆■■■,这光照亮了我的思绪,一个大胆的想法闪现■■:设计一种既能遮挡射向黑板的阳光,又能保持教室明亮的智能窗帘。
比赛前★★,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封闭答辩是最让我紧张的环节◆■■■,评委们针对我的发明,询问了一些深入的问题。我翔实地将我的发明创意、研究过程等介绍给各位专家。那时候,紧张的汗水湿透了我的手心■◆,但我告诉自己要保持镇定,不要慌。虽然比赛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挑战,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我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准备答辩◆★■,如何处理突发问题以及如何保持自信◆■◆◆。
可以获得成长。以一位小学生的经历为例子,他设计的是★■■★★★“一种装满可自动压缩可无线次迭代升级而成◆◆■★★。参加比赛之后★◆★◆■■,他仍然致力解决厨余垃圾压缩时液体喷溅问题,力争形成5.0版的作品。对于一位小学生而言,针对一件事物保持了3年的探究◆◆★■■■,这种专注状态是难能可贵的★■★■◆★。过程中自身内驱力已经远远高于任何外界因素刺激。
首先要了解一年内有多少科创评比◆◆◆■★。如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等国家级的评比,以及各级别、层面的评比◆★◆◆◆★。其次要了解各种评比的要求。我有一个习惯,自己先把相关通知看明白★◆■◆◆■,如果碰到不明白马上联系活动负责老师,并且随着参赛次数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我还能把通知中一些要求细化变通。这样一来不仅自己对比赛越来越熟悉,之后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也更有话语权。最后就是对学生的指导◆■◆■◆。先是创意模型与项目报告的指导★★★■■◆,这部分其实是在与家长沟通中一步步完成的。家长会把学生的创意想法整理成方案交给我,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查新查重。这点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的想法已经有人做过了,就不能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接下来就是对方案提出建议,完善充实项目报告。
通过下面几个问题,让我们对话参与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的小发明家和辅导老师们,看看他们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去解决问题,如何用发明创造改变世界的。这些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示,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创新的力量,以及每一个孩子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来自澳门的大哥哥◆★■◆★,他研究的方向是如何给发动机的转子提高效率,光演示文稿就有90多页!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讲解作品的原理和成果★■★★,他对待科学严谨和认真的钻研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我是一个喜欢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并通过发明创造解决和改善问题的孩子。我喜欢科技,一有时间就会去参观科技展,也特别喜欢了解科技的前沿信息◆■■◆■◆。所以从二年级开始,我就走进了机器人的世界◆★■★■◆,并学习了编程。四年来,我通过日常坚持不懈地学习训练■◆◆★★◆,不间断地参加比赛,通过这些经历,深化了我的兴趣◆◆★◆。
提问3:能聊聊参与发明活动的一次难忘经历吗?发明创造给你的成长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